全国人大代表窦延丽、朱桂艳、王雁谈涉未成年
- 时间:
- 浏览:
- 来源:未知
窦延丽代表
朱桂艳代表
王雁代表
固定话术、手法简单、花样不断翻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毒瘤。如何有效惩治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营造“天下无诈”的清朗空间,是检察机关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检察机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协同推进网络综合治理。2019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分别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9万人、5万人、4万人。
“直观的数据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所作的努力。”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对电信诈骗深有感触,“我也接到过诈骗电话,比如通知我中奖了,或者领取某项补贴,或者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等。”窦延丽代表告诉记者,如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盯上了未成年人群体,未成年在校学生、低龄未成年人受害问题尤其突出。
“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诈骗,一旦得逞,往往会给受骗者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可能毁了一个家庭。”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白山市环卫处清扫队原三组组长朱桂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身边就有未成年人因遭遇网络“套路贷”,导致整个家庭陷入了贫困。
记者了解到,2021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及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犯罪4822人。其中,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罪2066人,占42.8%。正如窦延丽代表所说,当前,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突出。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学生网上学习、社交之机诈骗钱财。江苏、山东、广东等多地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追星族为诈骗对象,以充值返现等手段,诱骗未成年人用手机多次扫码转账,社会影响恶劣。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窦延丽代表十分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她建议,各地检察机关要与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协作,结合发案情况,深入持续开展校园反诈宣传,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开展校园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
“未成年人具有心智发育不成熟、识别风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弱等特点,实践中,未成年人很容易被裹挟参与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当中,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诈骗团伙的‘工具人’。其中,学生被裹挟参与‘两卡’犯罪情况较为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烟台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雁建议,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探索建立办案联动机制和类案治理模式,努力推动形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合力。同时,她对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断卡”行动表示充分肯定。
据悉,2021年,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断卡”专项行动,共起诉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犯罪28万余人,同比上升98.5%。除此之外,最高检还与最高法、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该司法解释规定,对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依法从严惩处。
“积极参与‘断卡’行动,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背后的黑灰产业链,加强未成年人反诈宣传……检察机关积极落实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法能动履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朱桂艳代表认为,对于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单靠检察机关一家还远远不够。大数据时代,国家各相关部门应加强联动,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抓重点、扫盲点,切实从源头上惩治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学校、家庭、教育等部门也要多向施策,引导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共同筑起一道坚实防线,让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
来源:检察日报 陆青 郭树合